佛法中,佈施是針對貪心提出的。

先講一個小故事:古時候,有個農民在自家地裡耕地,意外地翻出一個金羅漢,足足有幾十斤重。家裡人及親友、鄰居都為他高興,說這輩子再也不用操心吃喝了,再也不用風吹雨打太陽曬地幹活了。

可是這個農民卻悶悶不樂,整天愁眉苦臉地想心事。

大家都感到很奇怪,追問他到底為什麼苦惱。問了很久,這個農民終於開口了:“我一直在想,這羅漢應該有18個,可我現在只拿到1個,那麼還有17個金羅漢會在哪兒呢?”

聽完這個小故事,大家可能都笑了,笑這個農民如此貪心。

如果細讀佛教經典,並結合自己的修證體會,我們不難發現:佈施本身不是目的,佈施的目的在於通過佈施達到淨行淨心。如果把佈施僅僅視作助人為樂,從佈施行為中獲取一份自我滿足,內心安寧,那麼,這種佈施仍為俗趣。

我們的禪宗達摩祖師與梁武帝相會交談不契的公案,就是圍繞佈施這個題目展開的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(西元527年),達摩祖師泛海經廣州至建業,會梁武帝。梁武帝是當時有名的佛心天子,崇尚佛教,大興土木,建造寺院,廣賜度牒,剃度僧尼,並且自己三次出家,以身侍佛,均被臣子重金贖回。他想到自己為佛教做了如此廣大的佈施,所以問達摩祖師有何功德。沒想到達摩祖師嚴肅地回答他:沒有功德。梁武帝急了:為何沒有功德?達摩祖師說:這只是人天小果,有漏之因,如影隨形。雖有善因,不是實相。梁武帝問:怎樣才是功德?達摩祖師說: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;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。由於與梁武帝相談不契,達摩祖師遂一葦渡江北上,後卓錫于少林寺。

這段公案很清楚地說明,停留在世俗水準上的佈施,為佈施而佈施,不是真正的佈施,這種佈施沒有“實相”。怎樣的佈施才具有“實相”呢?我認為,說得通俗一點,佈施為了對治貪心,為了修行淨心,為了體證世間萬物的空性。佈施是外在的,佈施者的修行功夫是內在的。

事實上,有實際修行經驗的人都有體會:修行的過程,也就是增長智慧的過程。

在這裡,我要特別說說“舍”字。舍心的培養在具體修證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。舍心與佈施關係非常密切,是表裡關係,是一體的。但是不少人對這兩者的關係不瞭解,甚至錯解,一方面對佛教宣導的佈施善舉深表歡迎和稱讚,另一方面又認為佛教消極厭世。實際上,佛教的“厭世”不是消極的,不是逃避式的心理厭惡,而是對世俗生活覺醒後,即體證世間萬事萬物空性過程中對世俗生活的超越。佛教的“厭世”,對世俗生活的舍離,恰恰最能體現出佛教徒對於人生積極向上的態度,是不斷超越自己的珍貴品質。

正是這個意義上,相傳唐太宗曾感歎:“出家修行乃大丈夫之行,非王公將相所易為。”

如同我們做事要“抓大放小”一樣,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也有個“抓大放小”的過程。所謂“放小”,就是放棄、舍離人生中不重要的那些東西,比如捨棄世俗生活中的那些小惠小利,捨棄狹隘的自以為是,一己之見,等等。所謂“抓大”,就是抓住人生生死頭等大事,覺悟人生,了脫生死,成就道業。現在我們都非常仰慕高僧大德,這些高人之所以高,就因為他們洞徹人生,舍離世俗生活。

所以,決不能把菩薩簡單看成是一個樂於助人、聞聲拔苦的大好人,菩薩更是一個洞察人生、宇宙實相的大智人,他們始終明瞭,佈施具有的福慧功德,可幫助你在修行路上不致迷失大方向。

--永信法師

10905996_807444589319828_5186039484142208391_n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oocow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