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在佛住世時,一位年輕人,來皈依意欲出家。

年輕人名叫摩頭羅瑟質,出家未久就獲得應真,立刻修得阿羅漢果位。

當出外乞討之時,幾乎想要什麼就有什麼。

有位佛的弟子叫阿難,非常疑惑的問佛陀:

摩頭羅瑟質為什麼,有這麼好的這麼奇特的因緣。

你還記得…很久以前有一位,因為沒有子息,而發愁的婆羅門?

名字叫師質,他請我們吃飯的事嗎?記得。

吃飯後在經過水澤時,看其中有泉水,甚是清美,我們在那兒休息。

有個獼猴向你,索取飲食用的缽意欲供養,而你怕那缽給牠摔破,不肯給那件事還記得嗎?

記得…師父叫我給牠,牠拿缽去後就回,還供養佛陀蜂蜜。

對…摩頭羅瑟質,就是那個猴子。

那個猴子在過去世,已經修的非常好了。

當時的牠見到佛時,歡喜施蜜,就因為那個緣份,出生於師質家中。

而且摩頭羅瑟質,生來就姿貌端正,出家學道,快速成就而無漏。

那既然過去的時間,他已修得很好了,又因為什麼緣故,生成了獼猴呢?

佛陀講了那個因緣…

原來在很久之前,迦葉佛之時的那一世,摩頭羅瑟質,做小比丘和尚。

因為譏笑一位沙門,走過溝渠的樣子像個獼猴,以後五百世都生做獼猴。

因為當獼猴,那一世之前的幾世,有緣出家且能持禁受戒。

由於這種好因緣,於佛住世的現在這世能得見佛,才得以盡除諸苦,沐浴清化。

人能得見覺者,當然是很好的機緣。

六道輪迴中,有時會生成了動物,有時會得了人身。

只有在有人身的那一世,才能聽聞佛法以及修佛法。

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。

有人身而無佛法可修,有佛法可修而無人身,無人身也無佛法可修,都是無緣。

而恰好…是人身之世,得聞佛法,那當然是太好的機緣了。

又如果在得聞佛法之時,又非常歡喜的去修持佛法,該是多麼好啊!

佛又解釋說:當那時候,小比丘所譏笑的沙門,其實也不是個小來頭的。

小和尚說完,譏笑之語,後悔莫及;

雖然懺悔悔過,也已來不及,而做了那麼多世獼猴。

佛說完這個故事,做了個結論:

因為那個小比丘…他能悔過,才沒有墮入地獄;

而在最後一次,當獼猴那世,能見到覺者。

才有佛說的 “今得見我,沐浴清化,得盡諸苦”,解脫了當獼猴的苦。

原來…人能得見覺者,是莫大之福。

原來…人說過做過的事情,都是有記錄的,而且會有回報的。

修得愈好,愈不能放肆。

我們為什麼…這樣說話,那樣做事?不都本是我們,心中所想的嗎?

心中想什麼就說什麼,心中想什麼就做什麼;

所以修行人…都要注重口業。

現在很多的人,都以為 “心直口快” 是美德;

讀了佛經中的這個故事,您認為呢?

10329257_668045903305186_6365186770352235951_n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oocow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